场上已经难见精品。
所以,一见到老者拿出来的是唐三彩,丰经理便冷笑了一声,还没进行鉴定,便已经下意识的觉得这件东西是赝品了。
赵卓倒没有先入为主的意思,就算老者前面拿来一件赝品,那也不代表这一件就是赝品,在没有鉴别之前,他从来不会先下定论。
他将三足炉拿了起来,手指在釉面上抚摩着,这件陶器保存得还算完好,没有肉眼可见的裂痕,但是却有种经历岁月侵蚀而显露出的累累沧桑感,这么一看,便直觉上认为应该是真品,因为这种古物的韵味是再多么高明的高仿也无法模仿出来的。
而高仿出的唐三彩,其胎和釉有着明显的分割感。
再看其釉面,上面有着不少斑斑的土锈,这是因为长期埋藏在土壤中,受其侵蚀而导致,用鼻子一闻,便能闻到常人闻不到的土腥味,浓郁深沉。
用手轻轻摩擦一下,这土锈不仅没被擦掉,反而越擦越清楚。
而高仿品为了尽量减少破绽,几乎是不做土锈的,而且做出的土锈经过手摩擦后就会有异样的感觉,而不是越擦越清楚。
而最能一锤定音的,便是三足炉上所散发出的“蛤蜊光”。
所谓蛤蜊光,是指古玩界对于一些古瓷彩釉上以及釉边出现的类似蚌壳内侧的珠光样的光晕的称呼。
这件陶器虽然有一些土锈,但是整体看起来柔和润泽,从侧面看起来,三种颜色散发出淡淡的宝光,恍惚不定,恍如梦幻漂浮在绚丽多彩的釉面上,正是古瓷所特有的蛤蜊光,而高仿品却根本无法做到这里。
李诚亮等人见到赵卓拿着唐三彩翻来覆去的慢慢看着,也都聚精会神的凝视着,只是怎么看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分辨是真是假。
而赵卓则将三足炉放了下来,笃定的说道:“丰经理,这唐三彩是件真品。”
“什么,真品?”丰经理大觉意外的说道。
赵卓微微一笑,将三足炉递到他手里道:“你看看这釉面上的蛤蜊光,可不是随便就能仿出来的。”
丰经理连忙拿起来,先是对着光正面看了看,然后又侧面一瞧,顿时眼一亮,呢喃道:“没想到,这件还真是真品。”
李诚亮在一边小声问道:“木头,这件唐三彩能值多少钱啊?”
赵卓微微思忖了一下,回道:“这件三足炉虽然算不上精品,但是工艺还算不错的,大概五十万吧。”
“工艺不错的才五十万?我看电视上清朝的瓷器都能拍上几千万呢,唐朝这么久远的东西,怎么才卖这么少?”李诚亮大为不解的说道。
赵卓便解释道:“唐三彩以前也拍出过高价,那是十几年前,在伦敦的一场拍卖会上,拍出了390万英镑,一举创下了中华艺术品拍卖的天价,而且这个记录保持了12年之久。于是,关于唐三彩的研究便火热起来,不少专家都纷纷将研究成果公诸于众,这其中就包括了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和胎釉配方,于是,很多人便打起了高仿的算盘,接着大量的仿制品涌现出来,接着唐三彩的价格便猛个劲的往下跌,尤其是洛阳的不少旅游景点,到处可见仿制的唐三彩器物,价格低得令人心悸,普通的大号唐三彩马叫价30到100元,一套六骏马价格不超过50元,虽然相关部门大力整顿市场,也令唐三彩价格开始回升,但一蹶不振的状态却延续至今。在拍卖场上,几年前唐三彩就已经销声匿迹了,虽然这两三年来有一些成交记录,但是成交的价格都不算高。”
李诚亮等人听得连连点头,平曰里唐三彩倒是听得耳熟,但是却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一段故事,只是感叹先人创造出的技艺却被后人如此滥用,不知道地下的祖先知道后又会做何感想呢?
老者见到丰经理鉴定后点了点头,便立刻问道:“丰经理,这件可不比上次那件差啊,你看能给多少钱?”
“10万吧。”丰经理迟疑了一下,说道。
“10万?”李诚亮等人都吃了一惊,赵卓朝着几人摇头示意了一下,让他们别多嘴,典当行有典当行的规矩,东西拿到这里来本来就是贱卖的,自然不可能给出相等的价值,就象古玩商到乡下收购古玩一样,大多按照一两成的价格收购,丰经理能给出10万的价钱,已经算是相当慷慨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