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青着地垂,扬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杭州城外,十里长亭,李公甫夫妇与许仙依依惜别,互诉不舍。
十里长亭,自古是送别之处。长亭、古道、杨柳、美酒等等,更是送别诗中,必不可少之物。
李叔同《送别》诗中,由为凸显: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瓠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庄子那于生死、离别之间逍遥洒脱。
他做《逍遥游》、梦化蝴蝶的典故世人皆知。只是世人终是不知是庄周化蝶,亦或蝶化庄周;是梦如人生,亦或人生如梦。又或者,其实庄周即是蝶,蝶亦是庄周;人生即是梦,梦亦是人生吧?!
此番感叹,当然不是惜别中三人所生。而是旁边的安逸,有感而发。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其实有的时候,一件事,我们并不需要参与进去,就如同其他人的人生,我们不应该涉足。
每个人只能是他生命中的主角,而在其他人的生命中,他只能是一名过客。不论驻足的多久。依然是一名过客。
如此一来,既是过客,不如做一看客。
看着别人的人生。感悟自己心中的道理。
看客与主角,其实并没有划分的十分清晰。因为,我们总是在看客与主角中转变,不自觉的转变。
就如同现在,安逸既是一名看客,又是这场送别中的主角。因为,他也要随许仙离开。
经过他之前的劝解。许氏对于许仙拜他为师,心中不再排斥。只不过要许仙答应她,一定要为许家留下子嗣。
许仙自然无不应允。
或许在他心中。与白素贞长相厮守,已经成了他此时的愿望。
如此一来,又因安逸还未完全创出功法,所以自然要跟着许仙。日后好做教学。
这次他没有拒绝师徒的名分。一是因为,创造功法毕竟费心费力,若是白白送出,他也不愿。第二,就是因为能有恰当的理由跟着许仙,近距离研究,或者说观察,观察许仙与白素贞的感情。到最后会不会变质。
这个目的,说起来似乎不好听。但是,若是没有任何目的行事,这样岂合常理?
但合了常理,难免就偏了真理,其实他心中究竟如何想法,外人根本无法得知。后人愚昧,所以只能妄自推测,聊以为记。
……
长亭外,春风拂柳,阳光明媚。许氏握着弟弟的手,泪珠滴落,一声声嘱咐着,路上该如何照顾好自己。
儿行千里母担忧,许氏虽为姐,但许仙,却是她从小抚养长大,与儿子,并无多少差别。而如今许仙被发配两三百里外的苏州,这让她如何舍得。
嘱咐完许仙,又对着安逸一阵拜托,让他日后多多照拂。毕竟现在,他多了一个师父的身份。
安逸点头微笑,道:“夫人放心,许仙既为我弟子,贫道自然不会让他受了委屈,吃了亏。更何况,路上还有马、牛两位大哥护航,定不会受到半分危险。”
马侯、牛大柱两位差人听了,满意点头,道:“嫂夫人放心,您弟弟就是我们弟弟,这一路上若有危险,即便我们自己死了,也要护他周全。”
许氏道:“如此就多谢两位兄弟了,待到汉文到了苏州,你们快些回来,叫你们公甫哥哥,再好生招待两位兄弟。”
李公甫急忙点头,道:“确实如此,今日本想请两位兄弟去孔雀楼吃酒,但无奈你们公务在身,不敢累你们耽搁,免得受县老爷刑罚。但若回来之后,定要与两位兄弟畅饮一番,以感照顾妻舅之恩,兄弟们万万不可推辞!”
牛大柱道:“哥哥放心,到时自然免不了让你破费!”说完,哈哈大笑。
这也是为了让李公甫宽心,毕竟若真的油盐不进,难免让人怀疑他们别有用心,路上会做些什么小动作。
如此看来,这牛大柱虽面貌宽厚,但却十分心细。这世间的学问,也不是读两本书就能尽知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果不其然,这边李公甫听言,也是大笑,扬起手中浊酒,相互碰杯,目送几人离去。
长路迢遥吞吐丝,蟭螟蚊睫察难知。
许仙一步三回头,分外不舍,直到再也望不到姐夫姐姐的身影,才回转过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