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
“对了,1号实验品液化之后有什么物理现象?能量不可能凭空消失的,那些能量去哪里了?”黎川稍稍一想,又问道。
这时,伊娃再次调出了一块数据面板,把采集的数据罗列出来,并说道:“1号试验品几乎吸收了88000万亿焦耳的能量,就这么一立方厘米。当温度逐渐趋于常温之后,我以为它会释放大量能量……”
看到黎川一脸愕然的表情,伊娃也有点不好意思了,敢情她这是已经准备好把特殊生命体这70个亿也顺带搭进去的节奏了?
片刻之后,伊娃继续说道:“实验舱没有爆炸,结果很显然,而奇特的是它产生了偏振态。”
这话一出让黎川心中一动,瞬间联想到了一个现象,便道:“难不成你的意思是,能量在此过程中是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出去了?”
伊娃点点头:“这是我的个人推测,但是物质对于引力波的吸收效率极低,直接探测引力波更是无比困难,况且我们这里没有专业的相关实验设备和场地,根本无法探测到时空曲率的扰动。现在1号样品在-147摄氏度之后再次成为液态,正如BOSS您所言,如此磅礴的能量不可能凭空消失,肯定是以其它形式释放出去了,没有爆炸、没有辐射能量,没有产生其他物质,所以我个人推测引力波的可能性比较大。”
只见黎川默默的拿起了3号样品,裸露在常温的实验舱内之后,它立刻晶化了。
短暂的一思量,黎川很快便看到了这种奇异物质的潜在价值,如果用在军事上,它绝对是目前人类已知最坚固的“盾”,甚至是绝对防御,尤其是反高能武器攻击的神器,对它输出功率越大它就越坚固,8.8万万亿焦耳的能量打在一立方厘米的这种物质上没有一点反应……这绝对是高能武器最讨厌的存在。
要是给一艘战舰或飞机的表面涂层这样的物质,绝对是最强防御,甚至可以横冲直撞了。
目前的实验数据表明,这是一个成正比的趋向。在科技设备上,如果它能抗住上亿度的高温,那绝对是最安全的核聚变装置,也是最节能的核聚变装置。
“实验先搁置吧,回地球再说。”黎川道了一句,然后接通公频:“艾克,交给你一个任务,去采集小行星表面的那些液态物质,越多越好!”
“O.K,没问题!”
黎川飞出了实验舱,环顾一周,凝望着广袤而深邃的宇宙星海久久无言。
这宇宙的魅力愈发深深吸引着他,仅仅是这一趟短短的几百万千米的短程差旅,就能有如此重大的发现,宇宙中到底还掩藏着多少未知呢?
探索的欲望让他越发的显得迫不及待,近乎于着迷。
毫无疑问,小行星上的两种物质他全都想要,但采集效率和能力有限使得必须得要做一个难受的抉择。
最终黎川还是在纠结中果断更爱场物质,只分出了20%左右的采集比放在了第146号元素物质,即“锺晶体”上,因为它含有一些金属特性,和晶化现象,所以黎川给他起了个名字——锺晶物质。
不过这是后话了。
而在黎川这支团队不辞劳苦且带着十万倍精力于这颗暴躁的小行星表面采矿之际,此时此刻的地球上却是一片阴霾。
随着时间的推移,2028QA1号小行星进入地球洛希极限半径已经来到了最后20个小时的倒计时了,而这一天全世界,整个社会运作都暂停了,上班族没有上班,学生没有上学……全世界的媒体都在直播同一个画面,全世界数十亿的民众都在观看这场文明倒计时的电视直播。
决定整个人类命运的时刻来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