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荡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海禁政策3(第1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船老大本以为梁川是给他位个安慰,几个带头便写下了自己的姓名地址。
    后面围观的船主越来越多,他们听说了这个消息,也纷纷赶来,把自己的信息都填到梁川处。
    ‘老渭你叫几个人来帮忙填一下,这么多条船,怕是这几天都忙不完,只要他们愿意记,全部一个都不能落下!’
    苏渭马上招呼起人来,也不等船家过来,他们一个接一个,全部登船去登记信息。
    梁川的做法虽是亡羊补牢,不过此时能补一点算一点,对于将来的港口恢复,肯定有好处。
    正如苏渭所料,港口上死气一片,许多船家正因为朝廷的政策正在不停地咒骂,唯独梁家的行动,让他感受到一丝希望所在。
    梁家的态度代表着老百姓的态度,民间的态度,他们对朝廷并没有失去希望,只是对这些当官的意见极大!
    这些读书人脑袋都读傻了,干这种丧尽天良的荒唐事!朝廷这些年乱事频出,也怪西北那些党项人安定了几百年,但是这些年间就反了,不反不行啊,也要让这些读书人给逼疯!
    苏渭让人收集了整整厚厚一大叠的材料,有些船主比梁家人还热心,不仅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还有亲人以及自己主营的产业,就是怕这时间一及,连梁家人都找不到他们这些做生意的船老大。
    海船可不比其他的船,这种船要是常年泡在水里,让海浪拍打,那可能永远都没有事,但是一旦不使用,这船就会开始朽掉!
    这年代可不似如今,一通电话便能搞定一切。
    梁家有心,让人去找,可是天南地北此去有万里之遥,要找人谈何容易!
    这么多的船主,他们就盼着万一真有哪一天重新开海了,梁家还有人在。
    这一去有多少人要家破人亡,回来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坚持得住。
    沧海桑田,朝廷一纸文书,对他们就是或生或死,可是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面对。
    许多人知道,等朝廷再次开海之时,这辈子怕是等不到了!
    梁川与苏渭站在窗边看着这般无道之象,两人心中感慨无限。
    除了痛骂还是痛骂。
    ‘赵官家定不会做这等荒唐之举。’
    就连苏渭都对赵祯有怨言,不过他相信赵祯,应该不至于干这样的蠢事。
    梁川身边的吴用,才见过清源的繁荣,这场景就要永远地留在记忆当中,同样婉惜不已。
    ‘朝廷可能有自己的考虑,不一定是这样的原因,东家可以修书一封,直接去问夏相公。’
    梁川哼了一声道:‘他如何会不知道海禁是死路,怕早已试过,只朝中阻力太大。’
    两人惺惺相惜,许多的认识更是不谋而合。如果夏竦没去试过,那他便不是夏竦,是夏怂。。
    梁川甚至在猜测,民间早就传闻朝廷要海禁,之所以迟迟不来,便是朝中有反对力量,而这个主导力量,肯定是夏竦。
    只有打过仗的人,才知道一场战争要耗费的国帑有多少,要耗费的民力有多庞大。
    别的书生空会纸上谈兵。
    ‘你们准备一些礼物,与我一起去见余大人。’
    梁川心里想的是,要是段鹏在,就好了。
    他可能会与自己一起想办法。
    海禁容易,可是后面出现的问题谁去摆平?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bsskz.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