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战神临天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请自来的人(第1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三章不请自来的人
    洞箫阁并不是纯粹的江湖势力,在京州俗世,还经营了多家养生会所。
    宗门所在地,离京州市区还很远,与禅山倒是相近,是一处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传言,洞箫阁也是武当的旁系。
    是由当年某位出类拔萃的武当俗家弟子所建。
    所谓的俗家弟子,其实和少林的俗家弟子概念一样,也就是一些世俗之家,将子嗣送往武当、少林这样的宗门历练。
    只是在做弟子期间需要遵循宗门的规矩,还俗后便与宗门没有太多关系,也不需要继续遵守清规戒律,照样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
    而那位俗家弟子建立洞箫阁的初衷,也是弘扬龙国古文化中养生这门学问。
    如果单轮实力和底蕴,洞箫阁可能还不及禅门一半。
    更别说和全国各省都有分馆的形意门相比。
    而形意之说,起源大致有三个版本,分别为达摩氏、岳氏、姬氏。
    这三家皆有传言,称其为形意鼻祖。
    但具体到底谁才是本源,至今众说纷纭。
    而“形意”真正盛大的节点是在明末清初。
    由李氏一族发扬光大,将其正式“雕琢”为一块颇负盛名的金字招牌。
    然而,晚明时期,也是古龙国江湖势力的没落时代。
    随着清军入关,因为忌惮这批江湖势力有可能成为汉人复兴的星星之火,在讨伐明军的时候还对很多江湖势力出了手。
    直至最后,类似于武当、少林这种千年之宗,才得以幸免。
    原因,是因为清军知道,这些宗门德高望重,如果做得太绝,势必会引起民众的抵触,不利于将来的统治。
    所以才将他们,以弘扬武术文化的目的,留了下来,但也限制颇多。
    而像是形意门这样的武馆式江湖势力,就要惨太多了。
    因为他们训练弟子的方式,其实和训练军队差不多。
    这批人,很可能就会在未来某一天,变成明军,威胁清廷。
    这便直接导致,在清廷处置形意门的时候,几乎没有留过余地。
    那一次打击之后,后面还有长达两百多年的打压。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bsskz.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