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说着如此重要之事,也没有以命令的口吻。
“陛下圣明,臣等定不负陛下重托!”贾充和王浑拱手对着司马炎一拜,制定律法是一国根本,两人也觉肩上重任。
“还有一事,朕思量良久,觉得已然可行。”司马炎顿了顿继续说道,而其他四人也露出侧耳倾听之色。
“天下久经战乱,中原大地人口凋敝,朕欲罢黜郡兵,归其为民。另行户调式,实行休养生息之策,望公卿节俭,自上而下,朕也自当以身作则!”司马炎的声音抑扬顿挫,大有一种忧国忧民之情。
贾充等人看着司马炎,竟有种被司马炎言语折服之感。
这便是司马炎人格魅力所在,他的所作所为,使得他说出的话让人深信不疑,即便王浑这样的绝世谋臣,也深信司马炎此话不是做作之言。
“陛下功比秦皇汉武,德行更胜尧舜,大晋当大兴啊.....”张华年纪较大,更是当世大儒,此刻已经双眼微润,从司马炎的话中,他仿佛已经看到一个亘古未有的盛世。
“开创盛世,还需诸公同心协力。诸位以为秦汉因何而亡?”司马炎伸手摆了摆,对张华的恭维之言并未放在心上,而是继续郑重的询问。
每一个大一统王朝建立后,那些雄才大略的开国帝王都会考虑两件事。
一是前朝因何而亡?二是如何才能令王朝屹立不倒。
这或许是一个永远找不到答案问题,但是并不影响历代帝王去追寻答案。司马炎现在也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了!
王浑贾充等人面面相觑,这个问题并不是无法回答,甚至有千百种答案,无论他们如何回答,都不能算错。
但是这些世人皆知的答案,并不能真正回答司马炎的问题。
“臣倒是有些想法,不过却也自知并不尽然。”沉默许久之后,王戎抬起头来看向司马炎说道。
司马炎原本也在思考,一听王戎出声,便立即说道:“濬冲请讲。”
濬冲便是王戎的字。
王戎起身而立,而后对着司马炎拱手一拜,又对着身旁三人微微点头示意,这才徐徐开口:“臣观秦汉两代,乃至魏。皆亡于宗室衰微,帝室孤弱。臣以为可分遣诸王就国,都督诸军事,使镇要害之地,如此以宗室藩屏拱卫江山,或可万年永固!”
司马炎闻言没有立刻说什么,而是陷入了沉思。自司马炎立晋,已经大封了同姓诸王,不过这些诸王依旧留住洛阳,出任要职,与曹魏之时并无区别。
而自曹魏起,便是以禅让取得江山,司马炎也是如此。虽然这样使得朝代更替少了些血腥,但却造成了世家门阀形成,一些世家大族自汉起数百年来皆是公卿不绝,已经大大的威胁到了皇权。
王戎的分封诸王就国,拥兵镇守要害之地,对制衡门阀世家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司马炎也绝非庸人,他也明白这其中还是有很大的弊端。
“此事还需细细思量,虽不失为良策,却也有待寡人斟酌。另外,东吴旧臣诸位以为该如何安排?”司马炎虽未定下此事,却也明显心动了,而后又问到了一个眼下的当务之急。
“此事不难,臣与诸公已经列了一个章程,陛下请过目。”王浑当即答道,同时还从大袖之中取出一份册子。
“哦?朕看看。”司马炎微微一笑,接过王浑递来的册子,当着几人的面打开就看。
片刻之后,司马炎合上册子。脸上笑容越发明显,看向王浑等人目光也是赞赏有加。
“很好,以东吴旧臣出仕巴蜀之地,又以蜀地降臣出仕东吴,司徒此举正是老成谋国啊!”司马炎对王浑不吝赞赏之言,这个吴蜀降臣交替任用的方法,司马炎也是相当认可。
“不敢当陛下谬赞,这些都是诸公共商的结果,非老臣一人之功。”王浑连忙拜道,没有将功劳归于自己一人。
“嗯.....只是这个周处,朕听闻他往日风评不佳,直接委以重任会否欠妥?”司马炎微微点头,而后又忽然提到了周处。
周处往日的名声确实不好,但是这册名单中周处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且还排在前列,是被王浑等人列为可以重用的人选。
“陛下,周处是臣下举荐的。此人治军颇有章法,西陵一战麾下五百军士便胜数千精兵。”王戎起身对司马炎说道,这位竹林七贤之一,当朝吏部尚书,对周处多有好感。
“陛下,臣与周处也有过数面之缘,此人言谈举止颇为得体,经史谋略也有独到见解,臣也以为是个可用之才。”王戎说罢,司徒王浑也起身说道,当着司马炎的面也开始举荐起周处来。
司马炎微微有些意外,没想到当朝两位重臣同时举荐一人。
随即他便面露微笑的说道:“既然二位爱卿都如此看好周处,那便命他为广汉太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