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屋中唯一一个年岁轻轻、又没有生儿育女过的姨娘,听见了顾明松要来,杨欢欢忙向老爷夫人躬身行了一礼,转身退回了内室。
她这边才刚刚回避,顾明松就面带微笑进了屋。
他今日穿得一袭竹青色的书生袍,腰间玉带系了,垂下一只银白色香囊。虽然打扮依旧简单,可顾明松生得高个宽肩,朗润如松,无需矫饰,自然而然便有了十分的气度。
顾老爷一向很得意这个儿子,此刻见了他来,虽仍作出了严肃的样子,可眉梢眼角却尽是和熙之意。他望着顾明松问道:“秋闱近了,怎么没在院子里好好读书?”
“回父亲,儿子是接到了一个消息,这才匆匆赶来,搅扰父亲、太太了。”顾明松与众姐妹们见过了礼,又给父亲太太请过安,接着走上前去几步,恭敬地将一封信笺交到了顾老爷手上。
顾老爷拿到手里,先是看了看封皮。他“嗯”了一声,面色十分疑惑:“顺天府王志?我从不认得此人……”说着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儿子,依然还是把信笺打开了,取出一张信纸来。
从堂下几位小姐的位子望去,能看见墨迹从纸背隐隐地透出来——这封信似乎不是很长。
屋里众人都被勾起了好奇,频频朝顾老爷手中望去。一旁的孙氏笑着问道:“松哥儿,什么事搞得这样神神秘秘……”
她的话还没有问出口,就被顾老爷一声惊叹给打断了。
“竟、竟有这样的事?”顾老爷读到一半,便忙抬头望向顾明松道:“这——这事当真?”
顾明松笑容温和地回道:“儿子已经使人去问过了,哪里还有假的。要说起这王志,与咱们家也并不是没有渊源,他是吴大人的门生……”
“好、好!”顾老爷边听边看,此时已读完了。他捏着薄薄一封信,笑道:“能够载入方志,足证我顾家家风——只是——”神色微微有些踌躇。
这话说得没头没脑,众人已快按捺不住了,伸长了脖子看。孙氏眼珠在屋里转了转,笑着问出了大家的心声:“老爷这么高兴不知所为何事?”
顾老爷瞥了她一眼,神情尴尬。“幸亏没有听你的——后宅妇人知道些个什么!”
孙氏一愣,顾明松的声音马上温和地响了起来:“太太尚且不知。京城本地修撰有一本《京城地方志》,由顺天府王志撰写——这一次京城乱党闹事,乃是几十年从没发生过的事,自然更要把其间民情百态、逸闻轶事详尽录入。这一次咱们家出了一个忠义之仆,王兄已决定为其写一篇小传……他信上还说了,若不是我们这等家风昌明的诗礼簪缨之家,又哪里会有这样的忠勇仆人!”
一言已毕,屋中众人神态各异。这忠义之仆指的是谁,似乎已经不言自明了……
与书生私下写的方志不同,《京城地方志》一直都是官府编撰的,不作流传,只入书库留存。这样的地方志虽说不是史书,可以说与史书几乎无异——以顾家这种典型“一代不如一代”的官宦之家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份谈资了。
孙氏嘴巴开开合合,似乎想说点儿什么,最终仍什么也说不出来;顾老爷低头去看手上的信,一眼也没有望向身边的妻子。顾家的小姐们闻言,哪里还不明白这又是一次斗法,而且太太似乎又吃了亏,都把头埋得低低的——只有一个顾七,冷冷地坐着,目光不住梭巡。
“这便好了——我方才还担心忍冬离了府要怎生度日,有了这一遭,想必就算生计艰难些,以后也不至于挨人白眼……”在气氛一片凝滞的时候,顾成卉的声音带着笑意响了起来。
孙氏狠狠地剜了一眼她,心下明镜似的:自己日防夜防,到底还是叫这两个联起手了!
——顾成卉话音刚落,顾明松就皱起了眉头。还不等他开口说话,顾老爷就忙忙地一挥手,瞪了顾成卉一眼。“那件事你还提它干什么!出了这么样一个忠仆,正是我家风昌明、家运鼎盛之兆。先头是我想左了,这个叫忍冬不能送出去,正应该留下来才是!”
还不到半个时辰,口风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某种角度来说,顾老爷也的确算是个人物。顾成卉嘴角挑起了一个笑,恭恭敬敬地站起身,谢过了父亲、太太,又顺着势子恭维了几句顾老爷决断英明。
顾老爷瞥了她一眼,又看了看手里的信。“……忍冬舍己救主,咱们顾家也不能够亏待了她。夫人,”他转头对孙氏道,“你作主,赏些银两绸缎下去,赏得丰厚些不打紧,这是我顾家知恩知义……”
事已至此,孙氏唯有笑了连连点头应是。
请安完毕后,顾明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