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心中仍是打算令沈仙知难而退。
有了这三部医经,他如今已有不小把握,能治好他的神伤之症,实在不需要冒此奇险。
沈仙叹道:“心神为人之内外,动静之本,降心神,便是降‘我’,欲降‘我’,便先斩‘我’,恐怕神圣亦难为,何况是沈某区区肉体凡胎?”
蓝玉针点头道:“公子明白此理便再好不过。”
他以为沈仙是知难而退,打算放弃。
却不想沈仙又道:“但蓝老或是忘了,五脏五神,虽掌人身内外,却也难脱五行之运转,”
“经中有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人身如天地,亦循此理,五行相生相克,皆发于阴阳,阴阳二气升降浮沉,而生五行,”
“阳气升发,阴气沉降,便为木,阳气闭藏,阴气升长,便为水。”
“故而,此二者,皆可为五行之始,万物生气,木为父,水为母。”
“我欲伏五脏,除却先伏神明外,其实另有一途。”
蓝玉针一惊,旋即便明了,接口道出答案:“先炼五行。”
然后叹道:“沈公子果然天姿卓绝,灵慧非凡。”
“五脏之中,肝藏血,属木,为阴中之阳,与天地之春相通,万物之始,亦为血行化气之始,”
“肾属水,藏精,纳气,为封藏先天之本,”
“欲炼五行,先炼肝、肾二藏,统御木、水二气,掌人身阴阳之升降,于体内再演天地。”
论及对《内经》的参悟,蓝玉针远比沈仙要透彻,只是一语点破,他便将沈仙的心思了然于胸,且短短几句话,便将沈仙欲行之法归纳得更加清晰明了。
即便是沈仙自己,都还没有如此清晰的轮廓。
沈仙闻言,不由感叹庆幸,术业有专攻,他寻蓝玉针与自己共参《医经》,果然是再正确不过。
蓝玉针的赞叹他还受不起,只因此法,并非他自己凭空参悟,而是得了《西游释厄》这部书的启示。
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突然就能入梦《西游释厄》。
不是因为青木之精、子鼠坎精任何一个,而是两者兼具,他才能入梦其中。
那部《西游释厄》,根本不是一部志怪神话,而是一部真正的修行秘典,而且正是以五行修五脏五神的宝典!
他所得的青木之精,子鼠坎精,正应木、水二行,是阴阳五行生发之始,正是“释厄”之始。
木、水二气,才是真正令他共鸣入梦的引子。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书典头前一句偈子,便开篇明义,早就点明了其中奥秘,正是“阴阳升降,五行生化”的造化之功。
此中曲折奥秘,却不便明示于人。
对于蓝玉针的谬赞,沈仙也只有愧受。
“接下来,还要烦劳蓝老为我行针,催精行血。”
蓝玉针抚须点头:“这个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