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殿后,映入眼帘的就是陆暄仪握着大皇子稚嫩的手腕,一边谆谆教导,一边教他写字的情景。陆暄仪的面容在烛火的照映下,显得那样淡泊恬静,与世无争,她看向大皇子的眼神里也并没有寻常母子的慈爱,而是一份平和与耐心。
赵昀静静站在书房门口,不忍心打破这样美好的景象。
一整天的疲劳,也在这一刻化为乌有。
还是大皇子先看到了父皇,于是慢慢搁置下毫笔,站起身走到赵昀面前行礼,陆暄仪也跟着大皇子一起行了礼。
赵昀一手一个,扶起了陆暄仪和大皇子,脸上是欣慰地笑,又不露痕迹地紧紧牵着陆暄仪的手。
他笑着问:“写地什么字?”
大皇子就指了指书案上的一幅字,赵昀将视线落在白宣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
还有一句,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2
字是稚嫩的字,不过比起几个月前,这字是有进步的,能看出些微的棱角,还有点笔法。赵昀心中很是感慨,但面上,他只是露出个欣慰地笑,还摸了摸大皇子的发顶:“字有进步,看地出来你下了功夫,父皇很高兴。不过你写的那两句话的意思明白么?”
大皇子回头看了一眼皇后,陆暄仪冲他点了下头,于是他便点了点头,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说学习大道理的目的是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是让人们能革除旧习,达到善良做人的最高境界。”
赵昀颔首,面上的笑意不减,又看向另一幅字。
大皇子得到了鼓励,便自信道:“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是说人们喜欢的人和事物都有缺点,人们讨厌的事情和人也会有优点,孩儿要让自己从其他的角度来看待人和事,是要用......”理性两字实在想不起,便有些着急地挠了挠额头:“用......用什么来看待后,孩儿才能有正确地看法,不被蒙蔽。”
赵昀笑着又摸了摸大皇子的发顶,撩袍坐在了书案前的黄花梨木椅子上,抽回手指着第二福字,温和道:“前面佑儿都说地很好,后面是指,人们应当要用自己的意识,理性地来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情,这样才不会被表象蒙蔽了双眼。”
大皇子恍然大悟地看着赵昀,展唇笑了起来,露出了两颗虎牙:“还是父皇解释的通透,可是父皇,”大皇子又收敛起了笑容,有些为难地问:“孩儿怎么样才能像您说地那样,用自己的意识,理性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
“其实这并不难,”赵昀还是一脸的欣慰,这孩子从前不说见了他像耗子见了猫,也是恨不能把头埋进胸腔里,不敢看他的,现在看来确实是进步了不少。这样想着,赵昀的语气更温和了些:“佑儿可以从这一句里面找一找答案。”
说完,赵昀就拿起方才大皇子放下的毫笔,饱蘸了墨汁后,在陆暄仪递来的另一张白宣上落笔: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3。
123:均来自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