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第三章 背井离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有一部分是千若的,大微的功法他顶多就学会一招。这会一听到是大微的甚至还是万乘,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招并不是谁都能学的会,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学………”

    “停停停,那你是怎么会的?”

    “这不是重点,你要不要学,要学的话别插嘴。”

    “哦。”

    “这招,我希望你学会之后,除非是性命攸关,否则千万不要使出来。”

    “哦。”

    “到了一定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这招的意义。”

    “哦。”

    “你能不能换一个词!”

    “你到底教不教!别说那么多了。”

    “……………”

    戴景在地下场子里传授二狗功法,他看见二狗在短短几柱香之内就学会这招,心里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下。

    他们回到家里,戴景开始哄二狗睡觉,二狗不一会便睡着了。戴景看着熟睡的二狗,摸了摸他的脸。

    太像了。

    他叹了口气,帮二狗盖好被子。

    白袍男子的死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是一个村委会的成员在路过一片竹林时发现的,他急忙找上村长报告这件令人胆战心惊的事。

    夜深,很快便有人找上门来,为首的是村长,一行人急匆匆地赶往戴景家。

    来到了戴景家,未等村长踹门,仿佛料到村长会来似的,戴景自己把门缓缓打开。

    当戴景出现时,只见戴景眼神凛冽,浑身散发着死亡的气息,与平日里的戴景截然不同。

    眼前的这个戴景简直像一尊杀神。

    为首的村长被戴景的气势吓到,一动不动。

    片刻之后,村长一行人被无声无息地杀掉。

    戴景继续朝着村子各个地方走去……

    平静的夜,只要猫在叫春。月明当空,把戴景的身影拉得长长……

    在甜美的梦乡里,门外游荡着死神。

    翌日。

    戴二狗睡到太阳晒到屁股时才起床,他好奇爸爸为什么不像往常那样叫他起床。

    待二狗起身洗漱完毕后仍不见父亲的身影,更让他感到奇怪的是,村子里静悄悄的,仿佛只有二狗自己存在。

    他走到灶台前想要熬些粥填饱肚子,无意中瞥到灶台边有封信,信上的内容非常简洁:“儿子,咱们玩游戏,你爹我躲起来了,出来村子找我吧!”

    “幼稚,饿了你还是会回来的。”戴二狗不屑地说到。

    一碗粥下肚后并未平复戴二狗的焦虑,他急忙收拾好碗筷,跑去村长爷爷家找林安儿。

    穿过一家又一家,安静的巷子,安静的道路,看不到一个人,只有猫在叫。

    猫叫声不断地在为二狗心中的焦虑添油加醋。

    走到村长爷爷家,他直接进去家里,村长爷爷家非常安静,这一切不断压抑着戴二狗的精神,他站在厅里歇斯底里地大喊:“安儿!!”

    “狗,狗子,狗子我在这里!”二狗循着声音走了过去,上了二楼,他看见林安儿在她奶奶旁边坐着颤抖,奶奶躺着地板上,一动不动。

    林安儿看见二狗,慌张地跑过来抱住二狗。二狗摸了摸林安儿的头,轻声问道:“安儿,这是怎么回事?”

    “我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林安儿的身子止不住地颤抖。

    二狗在林安儿家走了一遭,发现林安儿的父母奶奶都死了,奇怪的是村长爷爷却不见了。

    二狗带着安儿在村子里走,绝望地发现,村子里的人都死光了!

    村子一夜之间被屠了!

    他们不知所措,他们甚至连大家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深深的恐惧感和无力感从四面八方朝着他们包围起来。

    林安儿嚎啕大哭起来,二狗也绷不住哭了起来,两人在街头撕心裂肺地哭。

    哭累了之后,懂事的二狗对安儿轻声说道:“村长爷爷和我爸爸都不见了,爸爸给我留了信,他说他躲起来了,要我去找他,可能村长爷爷也是躲起来了,要你去找他呢。我们收拾一下,待会就离开村子去找他们好不好?”二狗揩去安儿眼角的泪痕,牵着安儿往自己家走去。

    行囊的装点很是容易,他们可以随意进出各种店铺,二狗更是把每家每户的钱财全都搜刮过来,行李鼓撑鼓撑的。

    自始至终他们都是一起行动,二狗也不去安儿家里搜刮。

    他们拿着准备好的行囊走到村门口,二狗对安儿搞怪地说道:“唉,都怪我爸没文化,我不要叫二狗,太难听了,我要叫……嗯……呃……我实在想不出来。安儿,你帮我想一个名字吧。”

    “我觉得二狗挺可爱的啊。”

    “不不不,我就叫…………‘戴玄华’!你觉得怎么样?”

    “嗯……要不叫‘戴玄’吧?”

    “好,依你的,从今天开始我就叫‘戴玄’了。”

    二狗牵起安儿的手,朝着远方走去。

    少年少女初入江湖,豆蔻束发年华,面对未知的陌生世界,他们就像是暴风雨中的两棵相偎相依的野草。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